第277节(2 / 2)
更别提那些早就已经自我代入的科举考生们了。
杀了他的心都有。
顿时,那位偷卷子的考生在各个时空都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只判七年倒是不重。”各朝代的刑部官员们都想着。
“若是在本朝,最次也要被判个流放边疆吧。”一位刑部尚书的亲眷笑道。
至于在半路上死不死的,那就难说了。
刑部尚书摇摇头:“若是民怨沸腾,为了平息下来,恐怕会死刑也说不定。”
这可是牵涉到几l百万人的前途。
他对后世的法律倒是起了好奇心:“后世的律法刑罚看上去并不严苛。”
但是他们的整个社会看上去却很井井有条,一副太平模样。
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
……
【大学,整个全民教育体系里面最后的一环。】
【上了大学和没上大学,有着天壤之别。上了大学,有了学历,日后才能更轻松的在社会上找到好的工作,有好的开始。】
【很多优秀企业的招聘系统,甚至是设定了学历的门槛,非985和211毕业的大学生,就算是本人足够优秀,但简历根本进不了系统。】
【虽然对于个人来说很可惜,严格来说还有学历歧视的嫌疑,但对于企业来说,这算是挑选人才的一种方式。】
【简单粗暴,但是成本低,可以节省人力财力。】
路小柒整理了一下大学的分科,文科、理科、工科、艺术、军事等。
还有各种985和211的学校分类。
既然甲方说了,那她发挥主动能动性,力求在各个方面主打一个详细整齐,务必让甲方满意。!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完)
上大学和找工作,还有学历。
聪明人倒也很快就联想到了这其中的联系。
嬴政皱起眉:“他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居然读完之后不是想着要报效朝廷?而是需要自己谋生?”
想想当初稷下学宫出来的那一批,去到哪一个诸侯国那可都是要被当做上宾对待的,封爵拜相也不在话下。
嬴政心中飘过一丝淡淡的荒谬之感。
但念头一转,若是放到现在,他敢就这么大胆的将朝政委托给这些人吗?他们过往的十几年都是在读书而已,并不通世务。
这样一想,忽然又觉得有些合理。
扶苏和李斯等也在感慨:“这也未免,未免太暴殄天物了。”
“未免太奢侈!”西汉的董仲舒也在感慨,“不过,若是人人都能读书,每年能有那么多的大学生,似乎也就不足以为奇了。”
人太多,朝廷自然会在其中择优。
各个时代的书院和教育官员们,惊讶于后世居然那么多大学,密密麻麻的,整个天幕都放不下。
但让他们震惊的还在后面——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段子,就是学生说入学的时候,学校在庆祝成立二十周年,结果等到他毕业的时候,又开始庆祝成立五十周年。】
【大家纷纷问他,是不是大学读了三十年?】
【然后,2012年的时候,一堆大学一起庆祝成立六十周年,这些大学难道都是一窝蜂在同一年建立的吗?】
【其实,这和华夏大学发展史上两件事情有关。】
【第一个就是抗日时期的大学迁徙。】
【那会儿,国内还是有一些大学的,大多都是洋务运动时期成立的大学堂以及民国政府创立的大学。为了抵抗日军,保存实力,民国政府决定将这一批大学或迁徙到云南,或迁徙到西南重庆、西北等地,躲避战火。】
“各位同仁,国家的前途将会更危险,我们教育界要有所准备。”
几所大学里面,所有的师生们都在急匆匆的打包着行李。
“其他的都不要,但这些书一定要带上,当时是托人从香港带回来的,花了大价钱,要是丢了可就再买不到了。”
“我实验室里的东西……”
“快去收,能收一点是一点,那些太重的就……哎,算了,咱们找个地下室好好的把它们藏着,说不定能逃过一劫呢。”
“就怕日本人扔炸弹。”
师生们收拾好物件——主要是学习用的,几十万册图书和实验器材,自己的行李都很少——南京大学,那时候叫中央国立大学,连医学院的大体老师们都被全部搬走了,还有农学院的所有牲畜,连根鸡毛都没给日本人留下。
他们依恋的看了一眼熟悉的校园风景,毅然决然的转头,离开了校园,踏上迁徙之路。
路上还能遇到其他学校的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