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节(1 / 2)
刘彻见他陷入到了自己的思考里,也不打扰他,只是对东方朔感慨道:
“如此看来,还是要发展那所谓的工商业啊。”
这个才是真正的钱筐子。
而现在,他的钱筐子们被地方豪强以及诸王侯们给霸占住了。
刘彻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这句话东方朔现在可不敢接,只是模糊的回了两句。
但他有预感,以后会变得越来越不同于以往,简直如天地倒悬一般的大变化。
东方朔不能断定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百姓们继续在吵,读书人也加入进来了。
“早就说过了,小人逐利,君子重义!商人们做出这样的事情不是很正常吗?”
“你哪只眼睛看到那些都是商人,有些明明就是当地的士绅,说不定家里还出了几个读书人,有当官的人脉关系!”
“怎可全推到商人头上?”
“难不成,你们真觉得这市面上的大商号后面,没有站着其他人?”
不管怎么说,经过这几年,已经开始有部分的读书人开始意识到“商”的重要性了,此刻甚至会为之而辩护……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仅看张居正变法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大明成为了东方贸易甚至是全球贸易的中心,流入了大量的让人瞩目的白银,被当时的其他国家称为“白银帝国”。】
【煊赫非常。】
【沿海一带,集中式市场、工坊和雇工的出现,似乎预示着明朝即将蜕变、迈入到下一个崭新的阶段。】
【“银荒”的问题似乎被这样的表象给掩盖了过去,一切都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在江南,在沿海,一些家庭式的作坊开始兴起了。
一些心思活络的农人,以及一些没有田地的老弱妇孺,开始走进这些作坊,成为雇工。
他们有的负责照顾和采摘棉花,有的负责纺纱纺布,有的负责制造手工艺品。
与之相伴而生的,是大批的市镇。有别与传统定期的集市,这些市镇规模巨大,并且时间固定,每日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客商。
金钱与人,在这里集聚。
这片土地,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
【可惜,没有建立起系统化的财政政策和经济体系的前提下,这样的繁花盛景只是空中阁楼。】
【很快,大明就遭遇了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场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也被称为“17世纪危机”。】
【而这场危机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还是与之前西班牙人在南美洲发现的巨大银矿、以及不断流入到大明境内的巨额白银有关。】!
一切都与钱有关(十一)
刘晏和大明的财政官员夏原吉都在琢磨着仙画所说的“大明进入到新的阶段”。
这新的阶段如何理解?
夏原吉谨慎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应该就是工坊和大型市场的出现?仙画常常提到工厂,或许再发展下去,
这些工坊就会成为工厂,
规模变得更大。”
朱元璋和朱棣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但唐朝的刘晏有不同的看法:“是雇佣。让农人不再进行耕种,而纷纷选择进入到工坊做工。”
即使是鼓励发展工商业的他,也有些不能想象这个场景。
他的幕僚也是,大惊失色:“若是所有农人都选择进入到工坊做工,那地到底谁来种?”
这的的确确就是现在很多人所担心的“舍本逐末”的问题。
“更高的产量!”刘晏凝神思索片刻,“或许是因为更高的产量和那些巨大的机器,让农耕变得没那么困难,需要的人手变少了,出产的粮食却能养活更多的人。”
于是就达到了一种平衡。
“另外,”刘晏的理念就是一件事情要让所有参与的人都得到好处,这件事情才能更好的被完成,因此他脑子一动,立刻就想出一个点子:
“若是我没记错的话,仙画提过以工补农,也就是他们在工商所获得的利润会被补贴到农业里。”
幕僚也立刻秒懂:“种地有补贴,而且还高产,那的确是可以留住一部分人。”
他欲言又止,刘晏和他相处多年,自然知道他要说什么——这得行事大方并且体恤百姓的朝廷才会愿意把已经收到了国库里面的钱再拿出来返回给百姓。
“这就和打仗要军饷、建造工事也需要拿出钱一样。”刘晏道,“我观后世,无论是教育还是医学还是其他方面,应该都是有这方面预算的。”
“或许,这就是她所说,一个完整的财政体系吧。”
方方面面,事无巨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