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节(1 / 2)
“好。”陈修原坐回书桌前,暗自笑了笑,“对了,明晚去阿召那吃饭,白解回来了。”
邬长筠微怔,犹记得几年前白解千里迢迢把自己从山梁战区送到沪江,邮轮上的那一面,已经隔了快两年半。
邬长筠一直以为,他牺牲了。
虽然交情并不深,但她很想再见一见他。
次日晚,正好青会楼没排戏,邬长筠便跟陈修原去了一趟,穿着简朴的暗格子旗袍,外披墨蓝色大衣,还戴了那对玉坠耳环。
和杜召亦许久未没见,即便过了这么久,那晚的事仍时不时扰乱她的思绪,尽管耿耿于怀,但关系在这,不能永远避着,总得去面对。
邬长筠挽着陈修原的胳膊入内,白解见人进来,抱着孩子迎过去:“小舅,邬小——”他僵了两秒,改口,“小舅妈。”
“好久不见,这是你的孩子?”陈修原问道。
“是的,叫阿砾。”
邬长筠凝视着白解戴了眼罩的眼睛,有点儿心酸。
可不管发生过什么,人还活着就好。
几人寒暄一会儿。
陈修原才问:“阿召呢?”
白解:“在厨房,今天亲自下厨。”
几道简单的家常菜,保姆帮着打下手,很快做好了。
杜召端盘子出来,便见陈修原和白解坐在沙发上喝茶聊天,邬长筠很不熟练地抱着孩子在客厅慢步。
她难得一脸温柔,对阿砾慈爱地微笑,余光无意扫过来,同杜召对视,目光定住片刻,又背过身去,继续陪孩子玩。
杜召放下盘子,望着不远处温馨的场景。
真好,所有爱的人都在。
还有她耳朵上那对灵动的玉坠子,好看极了。
……
很久之前,他们两在桃花镇小住的时候,杜召下过几次厨。今日做了六道菜,其中四道都是邬长筠熟悉的。
熟悉的卖相,熟悉的味道……
总是不禁让人回忆起曾经那些短暂的美好时光。
白解把阿砾抱坐在腿上喂稀稀软软的米糊,阿砾手里拿了个小盒子,摇来晃去,就是不肯好好吃饭。
杜召听他哼哼唧唧的,伸出手:“给我。”
白解把阿砾递过去,阿砾屁股刚沾到杜召的腿就哇啦哇啦哭起来,抗拒地直躲。
白解却笑了,对坐在餐桌对面的陈修原和邬长筠说:“昨天早上阿砾把门口的花全拔了,被爷凶了一顿,现在就怕他,一沾手就哭。”
杜召把阿砾转了个方向,握住他两边胳肢窝,提着小人晃了晃:“人不大,挺记仇。”
阿砾张大嘴,更大声地嚎啕,声音尖锐,吵得人脑瓜子嗡嗡。
杜召瞧着鼻涕、眼泪和口水糊了满脸的小不点,忍俊不禁:“别哭了。”
陈修原放下筷子,摊开手:“我试试。”
杜召把孩子给他。
陈修原轻轻接过来,握住小手摇了摇:“舅公抱。”他扯出口袋里的方巾,把阿砾的脸仔细擦干净,“不哭,阿砾乖。”
阿砾还真不哭了,一脸认真地盯着陈修原,忽然用手抓他的脸。
陈修原任由阿砾抓扯:“这么大力气。”
白解道:“别让他乱抓,小孩子不知轻重,手劲大得很。”
“没事。”
邬长筠看过去,见陈修原脸被挠得红红的,仍一脸温柔地对孩子笑,眼里充满了疼爱,刹那间,她不禁想起他那过世的爱人。
若那个女人还在,他们一定会很幸福吧。如果没有战争,以他们的年纪,可能已经儿女促膝了。
邬长筠心中怅然,未表于面,微微抬眸,又与杜召的视线撞上。
他静静看着自己,没什么表情,眼底却有含蓄又滔滔不绝的爱意缓缓溢出。
这一次,邬长筠没有避开,她很讨厌畏畏缩缩的自己,明明向来天不怕地不怕,可这段时间太忸怩了……
邬长筠故作淡然,微微对人弯了下唇角,便又看向阿砾,端起盛着米糊的小碗:“我来喂吧。”
一岁多的小孩皮得很,吃饭总是不老实,一会拍拍手、打手背,一会扯人衣服,吃两口就玩起来,顶着勺子“噗噗”吐。
杜召见他喷得满桌子都是,弹两下桌子:“好好吃饭。”
白解:“以前他妈妈喂饭也这样,吃一小半,吐一大半。”
阿砾忽然笑起来,学白解的话,拍着手对邬长筠含糊地喊:“妈妈,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