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2 / 2)
不忿地锤了锤桌子,她继续道:“我爹刚一上任,就被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缠地无法脱身,今天这家的鸡丢了,明天那家又在街上被顺了钱包。这不,现在我爹正带着大理寺中几乎所有人出去解决这些家长里短。”
怪不得这大理寺中空空如也,只剩下祝昂然留守。
岑晚又在她的带领下,将大理寺里里外外逛了一圈。如今的大理寺卿是个不愿管事的老头,这也是如今霁朝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官员青黄不接。
早年受到重用的老臣们,大多年事已高,而近年来皇上不理朝政,提拔上来的年轻人少之又少,不少职务都被这些庸懦无为,唯有资历够高的人占着。
祝文峻虽然年纪也不轻了,但却是个火爆脾气的直肠子。故而虽名义上是大理寺的二把手,但现今大部分事宜都由他一手处理。
提到这儿,祝昂然有些骄傲,又有些担忧。
“我爹就是这么个性子,现在他越俎代庖行大理寺卿之事,却吃力不讨好。这段时间为了能从铁翼骑手中抢下两个正经案子,更是将那边也得罪了个通透。”
说话间,已经到了散职的时间,岑晚正打算明日再来与大理寺的诸位见面,院门突然开了。
一个清瘦的中年男子身着绣有云鹤纹样的青金色正四品官服,那官服对他来说有些肥大,原本周正的脸因为瘦削而显得苦相,一看便是个不好相与的人。而他脸上也是一片愁容,心思颇重的模样。
“爹,你回来了!”祝昂然见到中年男人,兴高采烈起身,还顺便拉上岑晚去向祝文峻问好。
见到女儿元气满满的模样,祝文峻一直紧锁的眉头才微微散解,可眼下的青黑还是暴露了他的疲倦。
祝昂然拉过岑晚,介绍道:“父亲,这便是新来的大理寺丞岑晚,他也是我在江城学宫时认识的好朋友。”
祝文峻显然很早之前就听女儿提到过岑晚此人,脸上露出微笑,看向岑晚的眼神中满是欣赏。
“犬子同老夫提起过你,今日一见,果然年少有为。不愧是十四岁便能破得密室奇案的神童,今日你能加入大理寺。实是幸事。”
这时,原本跟在祝文峻身后的几个年轻人也进了门,听到刚刚祝昂然与祝文峻的话,对这位年轻的大理寺丞见礼。
这三位年轻人均是太学出身,近两年陆续补录到大理寺。中间那个高个子长脸的青年名为公仪长,左边脸上有麻子的青年名曰史志敏,右侧一直在发呆、放空自己的则是路翰林。
三人皆是大理寺正,是为正七品官员,而岑晚正是他们的直属上官。
公仪长与路翰林倒是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示,而那史志敏则看到这位空降而来的年轻的寺丞,心态失衡。
“听闻岑寺丞竟比我们几个还要小上四五岁,当真是年少有为。向上攀爬的手段怕是我们这些普通学子远不能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