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1 / 2)
刘星泽并不能影响国家的重大决策,但是可以尝试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问题,提高玉米产量,只要玉米产量提高了,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30的产量提升只是一个开始,后面他自己,还有其他的育种专家,都会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
王双媛博士若有所思地道:“其实提高产量的话,转基因技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国外似乎主攻这个方向。”
想要提高玉米产量,最重要的就是提供玉米的能量转化效率,就这一点来说从基因层面进行调整似乎更加迅速,毕竟杂交育种和转基因技术比起来没有这么精准直接,多少带点撞大运的意思在里面。
刘星泽倒也不是反对转基因技术,只是他作为温宪教授的学生,必然不可能去研究转基因技术,而且实际上就他自己本人来说,也是属于传统派的,对基因编辑技术不是很感冒。
这也有可能是玄门的思想的影响,他们总是更追求自然,而基因编辑技术实在再人工不过,和自然扯不上一点关系。
不过刘星泽并没有说这些,只是实事求是地分析道:“人类对基因编辑技术还有很多没有研究透彻的地方,而且在国内转基因作物想要通过验收上市,会比杂交作物更麻烦。”
王双媛博士自然也不可能是研究转基因,她只是随口一提,并不深究,转而笑道:“这个新品种验收通过的话,你搞不好会得到国家科学进步奖哦。”
刘星泽心里其实也觉得是有一定希望的,但到底能不能拿现在也不好说,听到王双媛博士这话,顿时有点不好意思起来,挠挠头道:“王师姐,你就别取笑我了,这还早得很呢。”
“我可不是在和你开玩笑。”王双媛博士说着也没有继续打趣刘星泽,转而道,“那你要不要给这个新品种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呢?”
这个玉米新品种现在自然也是有属于自己的品种名称和编号的,但是这个名称过于抽象,正经人谁记这个啊?
多数新品种上市之前,都会取一个好听或者不好听但至少比较好记的商品名。
刘星泽认真思考了一下,说道:“那不如就叫……泽玉?”
听起来倒是不错,就是不怎么像玉米,但是商品名奇奇怪怪的多了去了,这也不算出格。
王双媛博士略一思索,道:“是成泽山的玉米的意思吗?”
“对。”刘星泽微微点头,他本来也不是擅长取名字的人,有这个水平就很不错了。
“我觉得可以。”王双媛博士表示认可,随后笑得有点暧昧地说道,“我还以为你会取一个和张仙长有关系的名字呢,毕竟这可是你自己培育出来的第一个作物品种,而且还是相当成功的品种。”
突然被王双媛博士打了个直球,刘星泽顿时头顶冒烟,从脸红到了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