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节(2 / 2)
周瑞挑了挑眉毛,不由为这套操作感到佩服。
“具体账面上怎么走的,我也不懂,不过这样老头家好歹有了点收入,不至于越过越惨,要说还是这大学生厉害,无中生有了一样!”
“也就是有了‘农神’才能这么搞,不然有心帮忙,也没那个功夫,种地毕竟是个技术活,也累人。”
这时一个年轻人,从小路另一头走了过来,似乎和这个中年人很熟悉,笑着说道:“刘师傅这是又说我坏话呢?”
中年人笑了笑:“我给外人夸你呢!说你们高材生厉害!”
年轻人的笑容很稚嫩,周瑞看上去年纪不会比自己大太多,很可能是刚毕业就来了。
“我就是个三流大学的,算什么高材生。”
“三流大学也是大学,不像我,高中都没毕业。”
期翼的稻田
周瑞和大学生村官握了握手,大学生村官有些愣神,不知道周瑞要干什么。
“刚刚听了你给这大爷安排的营生,佩服佩服……”
大学生村官腼腆道:“没啥,全靠乡亲们支持。”
周瑞询问道:“像这样操作下来,一亩地纯收益大概多少?”
大学生村官道:“往年差不多500-600,不过用了农神以后,药、肥都省了不少,人力更是直接没有了,反正农机社的人宣传说,一亩地种粮,纯收益能过800。”
那中年人弹飞一个烟头在田埂上,说道:“现在又变了,这农神里,存着咱们科学家研究的最专业种植方法,每次工作还能检测一下地里缺了啥,产量还能往上走走,一亩地1000块没问题!”
大学生村官算了算,他出面协调,给老大爷凑了点边角料,总亩数15亩,一年种两轮,保底也有三万块,大爷和大娘两人,算是有了活命的钱了。
也亏了农机社的这个中年人,就是本村出来的,不然这点亩数,人家根本不愿意来。
不自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下,这个特级贫困户算是盘活了。
没给国家增加负担,没伸手要钱要扶持,也没有道德绑架其他村民,仅仅依靠自己村内部的运转,就让一户快活不下去的悲惨人家,有了希望。
他心里感觉非常自豪。
那些在城市里打拼的同学,很多并不理解他,还觉得他是想当官想疯了。
村干部算什么官……他挣得还没送外卖的多。
但做出成绩之后,这种和金钱无关成就感,却是他之前二十年里从没有过的。
周瑞再次由衷的夸奖道:“你真的很厉害,这种方法很有创新意义,也许可以作为案例。”
那中年人坚定道:“看到没有,说了你是高材生!”
大学生村官摸了摸后脑勺:“这才第一年,如果有效,确实可以和别的村说说,我老家那边贫困户更多,不过那边没有农神……”
周瑞笑道:“会有的,国家补贴已经下来了,开明智能也在努力降低成本,以后农神会越来越多。”
大学生村官好奇道:“您很熟悉‘农神’?”
“我也是搞技术的,简单研究过一段时间。”
农神的工作很快,这点地没几分钟就结束了,中年人开着农神走了,大学生村官也忙别的事情去了。
周瑞回到车上,转头看去,那穿着破旧的老汉,依旧坐在地头,乐呵呵的望着绿油油的稻田。
脏兮兮的手上,攥着一根烟头,似乎是担心坏了他家的地。
眼里满是期待……
周瑞凝视了片刻,拿出手机,找到了通讯录里的一个人,那位联合调研组的组长“于洋”。
敲下了几行字。
“于组长,你好。”
“近期发现一点有意思的事情……”
“潘家村的一位大学生村官,用一种独特的方法,为一位特级贫困户解决了生计问题……”
短信他很少写这么长,这都快成“长信”了。
元老曾经为他写过信……他也为大学生村官写了信。
手机甩在副驾驶上,周瑞掉了个头,路过大爷的时候说道:“大爷!走了啊!”
大爷呵呵的笑了,摆了摆手,继续期冀地望着绿油油的稻田。
……
中途耽搁了一阵,周瑞到的比预想中晚一些。
半路上,于组长已经回复了他,表示这个案例很有调研意义,会派人去了解一下情况。
尚未实际看过,不会说积极推广一类的话,但至少,这种方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车子驶入沪上,入眼所见再度被繁华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