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2)
“这、这可是、可是奏折啊!”雁南目瞪口呆,话都说不利索了。
赵兴告诉雁南:“给你三个选择。烧了,丢出去,退回去。”
雁南:!!!
要不是他已经把箱子放下,此刻定要被吓得松手,两个沉重的箱子指定要砸伤雁南的脚。
这可是奏折啊!是国事!
太子如此对待国事,传出去外人会如何议论?
雁南急切地劝说道:“太子殿下,使不得啊!如此对待国事,日后朝野上下会如何看待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可是要成为贤君的人!如此做法,不妥!”
“贤君?”好看的嘴唇微微上扬,露出讥讽的笑意。赵兴眼波流转,满是嘲笑。
“太子殿下……”雁南觉得太子的状态很不对劲。
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好像是从遇刺醒来后,太子对待京城那边的态度就天翻地覆了。
以往,无论是皇帝对太子严加苛,还是大皇子等人对太子多加刁难,太子对他们依然尊敬宽厚。
可是遇刺之后太子对这些人的态度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难道是太子对这些亲人失望了?心灰意冷,故而才会如此反常?
一时之间,雁南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劝说赵兴。
过去,他多次提醒过太子,大皇子与四皇子在朝堂上羽翼渐丰,不得不防。每每听到这些话,太子都是一副不想听的模样。太子不愿意以恶意揣测自己的亲人手足。
在太子看来,只要他做好自己就足够了。可是太子越是优秀,皇帝就越是不喜,大皇子与四皇子他们对太子就越发嫉妒。
君臣,父子,手足,矛盾越来越大。彼此都清楚彼此的想法,只是为了维持皇家情面,谁都没有挑破脓疮。
如今,太子幡然醒悟,认清了皇家的冷漠无情。这是一件好事,雁南应该感到高兴。可是总觉得怪怪的,有些不太适应。
沉默了片刻后,雁南低声劝说道:“纵然太子殿下心有怨气,也不该如此对待国事。”
太子向来把国事跟百姓看得很重。现在太子连国事都不管了。这是要自暴自弃啊!雁南终于想明白了不对劲的地方。
赵兴瞥了眼雁南,语气平静地言道:“孤尚在养伤,孤的好父皇多次派人来打扰。你觉得这是为何?”
雁南被问懵了。虽然他也觉得皇帝多次派人来找太子不妥,但是并不敢揣测圣意。
不等雁南想明白,赵兴接着言道:“孤碍了他的眼,他不想让孤好过。”